(2004年9月13日國務院第64次常務會議透過 2004年9月27日公佈 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
第一條 為了規範企業↟▩✘✘、事業單位(以下簡稱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保護公民人身↟▩✘✘、財產安全和公共財產安全◕☁◕↟,維護單位的工作↟▩✘✘、生產↟▩✘✘、經營↟▩✘✘、教學和科研秩序◕☁◕↟,制定本條例│₪◕。
第二條 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貫徹預防為主↟▩✘✘、單位負責↟▩✘✘、突出重點↟▩✘✘、保障安全的方針│₪◕。
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應當突出保護單位內人員的人身安全◕☁◕↟,單位不得以經濟效益↟▩✘✘、財產安全或者其他任何藉口忽視人身安全│₪◕。
第三條 國務院公安部門指導↟▩✘✘、監督全國的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對行業↟▩✘✘、系統有監管職責的國務院有關部門指導↟▩✘✘、檢查本行業↟▩✘✘、本系統的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指導↟▩✘✘、監督本行政區域內的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對行業↟▩✘✘、系統有監管職責的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指導↟▩✘✘、檢查本行政區域內的本行業↟▩✘✘、本系統的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及時解決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中的突出問題│₪◕。
第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的領導◕☁◕↟,督促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職責◕☁◕↟,並及時協調解決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第五條 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內部治安保衛工作負責│₪◕。
第六條 單位應當根據內部治安保衛工作需要◕☁◕↟,設定治安保衛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兼職治安保衛人員│₪◕。
治安保衛重點單位應當設定與治安保衛任務相適應的治安保衛機構◕☁◕↟,配備專職治安保衛人員◕☁◕↟,並將治安保衛機構的設定和人員的配備情況報主管公安機關備案│₪◕。
第七條 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的要求是₪▩:
(一)有適應單位具體情況的內部治安保衛制度↟▩✘✘、措施和必要的治安防範設施;
(二)單位範圍內的治安保衛情況有人檢查◕☁◕↟,重要部位得到重點保護◕☁◕↟,治安隱患及時得到排查;
(三)單位範圍內的治安隱患和問題及時得到處理◕☁◕↟,發生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的案件及時得到處置│₪◕。
第八條 單位制定的內部治安保衛制度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門衛↟▩✘✘、值班↟▩✘✘、巡查制度;
(二)工作↟▩✘✘、生產↟▩✘✘、經營↟▩✘✘、教學↟▩✘✘、科研等場所的安全管理制度;
(三)現金↟▩✘✘、票據↟▩✘✘、印鑑↟▩✘✘、有價證券等重要物品使用↟▩✘✘、保管↟▩✘✘、儲存↟▩✘✘、運輸的安全管理制度;
(四)單位內部的消防↟▩✘✘、交通安全管理制度;
(五)治安防範教育培訓制度;
(六)單位內部發生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的報告制度;
(七)治安保衛工作檢查↟▩✘✘、考核及獎懲制度;
(八)存放有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傳染性↟▩✘✘、腐蝕性等危險物品和傳染性菌種↟▩✘✘、毒種以及武器彈藥的單位◕☁◕↟,還應當有相應的安全管理制度;
(九)其他有關的治安保衛制度│₪◕。
單位制定的內部治安保衛制度不得與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相牴觸│₪◕。
第九條 單位內部治安保衛人員應當接受有關法律知識和治安保衛業務↟▩✘✘、技能以及相關專業知識的培訓↟▩✘✘、考核│₪◕。
第十條 單位內部治安保衛人員應當依法↟▩✘✘、文明履行職責◕☁◕↟,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權益│₪◕。治安保衛人員依法履行職責的行為受法律保護│₪◕。
第十一條 單位內部治安保衛機構↟▩✘✘、治安保衛人員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開展治安防範宣傳教育◕☁◕↟,並落實本單位的內部治安保衛制度和治安防範措施;
(二)根據需要◕☁◕↟,檢查進入本單位人員的證件◕☁◕↟,登記出入的物品和車輛;
(三)在單位範圍內進行治安防範巡邏和檢查◕☁◕↟,建立巡邏↟▩✘✘、檢查和治安隱患整改記錄;
(四)維護單位內部的治安秩序◕☁◕↟,制止發生在本單位的違法行為◕☁◕↟,對難以制止的違法行為以及發生的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案件應當立即報警◕☁◕↟,並採取措施保護現場◕☁◕↟,配合公安機關的偵查↟▩✘✘、處置工作;
(五)督促落實單位內部治安防範設施的建設和維護│₪◕。
第十二條 在單位管理範圍內的人員◕☁◕↟,應當遵守單位的內部治安保衛制度│₪◕。
第十三條 關係全國或者所在地區國計民生↟▩✘✘、國家安全和公共安全的單位是治安保衛重點單位│₪◕。治安保衛重點單位由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公安機關按照下列範圍提出◕☁◕↟,報本級人民政府確定₪▩:
(一)廣播電臺↟▩✘✘、電視臺↟▩✘✘、通訊社等重要新聞單位;
(二)機場↟▩✘✘、港口↟▩✘✘、大型車站等重要交通樞紐;
(三)國防科技工業重要產品的研製↟▩✘✘、生產單位;
(四)電信↟▩✘✘、郵政↟▩✘✘、金融單位;
(五)大型能源動力設施↟▩✘✘、水利設施和城市水↟▩✘✘、電↟▩✘✘、燃氣↟▩✘✘、熱力供應設施;
(六)大型物資儲備單位和大型商貿中心;
(七)教育↟▩✘✘、科研↟▩✘✘、醫療單位和大型文化↟▩✘✘、體育場所;
(八)博物館↟▩✘✘、檔案館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九)研製↟▩✘✘、生產↟▩✘✘、銷售↟▩✘✘、儲存危險物品或者實驗↟▩✘✘、保藏傳染性菌種↟▩✘✘、毒種的單位;
(十)國家重點建設工程單位;
(十一)其他需要列為治安保衛重點的單位│₪◕。治安保衛重點單位應當遵守本條例對單位治安保衛工作的一般規定和對治安保衛重點單位的特別規定│₪◕。
第十四條 治安保衛重點單位應當確定本單位的治安保衛重要部位◕☁◕↟,按照有關國家標準對重要部位設定必要的技術防範設施◕☁◕↟,並實施重點保護│₪◕。
第十五條 治安保衛重點單位應當在公安機關指導下制定單位內部治安突發事件處置預案◕☁◕↟,並定期演練│₪◕。
第十六條 公安機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履行下列職責₪▩:
(一)指導單位制定↟▩✘✘、完善內部治安保衛制度◕☁◕↟,落實治安防範措施◕☁◕↟,指導治安保衛人員隊伍建設和治安保衛重點單位的治安保衛機構建設;
(二)檢查↟▩✘✘、指導單位的內部治安保衛工作◕☁◕↟,發現單位有違反本條例規定的行為或者治安隱患◕☁◕↟,及時下達整改通知書◕☁◕↟,責令限期整改;
(三)接到單位內部發生治安案件↟▩✘✘、涉嫌刑事犯罪案件的報警◕☁◕↟,及時出警◕☁◕↟,依法處置│₪◕。
第十七條 對認真落實治安防範措施◕☁◕↟,嚴格執行治安保衛工作制度◕☁◕↟,在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中取得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人◕☁◕↟,有關人民政府↟▩✘✘、公安機關和有關部門應當給予表彰↟▩✘✘、獎勵│₪◕。
第十八條 單位治安保衛人員因履行治安保衛職責傷殘或者死亡的◕☁◕↟,依照國家有關工傷保險↟▩✘✘、評定傷殘↟▩✘✘、批准烈士的規定給予相應的待遇│₪◕。
第十九條 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存在治安隱患的◕☁◕↟,公安機關應當責令限期整改◕☁◕↟,並處警告;單位逾期不整改◕☁◕↟,造成公民人身傷害↟▩✘✘、公私財產損失◕☁◕↟,或者嚴重威脅公民人身安全↟▩✘✘、公私財產安全或者公共安全的◕☁◕↟,對單位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並可以建議有關組織對單位主要負責人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條 單位治安保衛人員在履行職責時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應當賠禮道歉◕☁◕↟,給他人造成損害的◕☁◕↟,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單位賠償後◕☁◕↟,有權責令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侵權的治安保衛人員承擔部分或者全部賠償的費用;對故意或者重大過失造成侵權的治安保衛人員◕☁◕↟,單位應當依法給予處分│₪◕。治安保衛人員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屬於受單位負責人指使↟▩✘✘、脅迫的◕☁◕↟,對單位負責人依法給予處分◕☁◕↟,並由其承擔賠償責任;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一條 公安機關接到單位報警後不依法履行職責◕☁◕↟,致使公民人身↟▩✘✘、財產和公共財產遭受損失◕☁◕↟,或者有其他翫忽職守↟▩✘✘、濫用職權行為的◕☁◕↟,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行業↟▩✘✘、系統有監管職責的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指導↟▩✘✘、檢查本行業↟▩✘✘、本系統的單位內部治安保衛工作過程中有翫忽職守↟▩✘✘、濫用職權行為的◕☁◕↟,參照前款規定處罰│₪◕。
第二十二條 機關↟▩✘✘、團體的內部治安保衛工作參照本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
高等學校治安保衛工作的具體規定由國務院另行制定│₪◕。
第二十三條 本條例自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